发布时间:2025-10-15 18:04:48    次浏览
本报驻河南首席记者李代广10月17日,全国人大农委委员曹维新、蒋省三、许为钢一行到河南鲜易控股公司调研,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段喜中,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长葛市市长尹俊营等领导陪同。在鲜易公司展厅,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一行听取了企业公共资源中心张金萍关于公司实施通过互联网+生鲜供应链,带动产业融合,推动公司由加工制造业向服务业、平台型和生态型企业转型的实践等方面的汇报,全面了解了公司新时期的战略定位,重点了解了线上平台——鲜易网和冷链马甲,园区基地平台化和高端资源要素市场化等模式创新情况。 全国人大农委委员曹维新(中性)到河南鲜易控股公司调研并听取汇报曹维新看到公司通过创新带来的变化,讲到:“每次到许昌来都感受到企业的变化,越看越‘带劲’,这是平台性企业,像这种跨界的平台型企业,行业内其他企业望尘莫及,无法超越。”许昌市委书记武国定针对鲜易公司的冷链马甲平台讲到:“国家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杨传堂到鲜易看过之后,对冷链马甲的企业效益、社会效益非常肯定,要求将冷链马甲打造成全国最大的冷链资源交易平台,下步要将海运、空运链接起来,打造成国际性的冷链物流平台。”跨界融合,产业联动,构建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张金萍在介绍公司转型升级情况时说,过去,鲜易公司是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在国家“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公司实施互联网+生鲜供应链,通过“产品+服务、线上+线下、硬件+软件、综合科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平台+杠杆”一系列创新,探索生鲜食品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目前,公司定位于产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构建智慧生鲜供应链生态圈。智慧,是数据洞察的概念。线上,公司有鲜易网和冷链马甲电子平台。线下有食品产业链众品食业和温控供应链鲜易供应链。线上平台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线下产业生态的支持,鲜易网和冷链马甲等多网协同,食品加工制造业和冷链物流服务业相互融合,构筑多元多维、跨界融合、共生共赢的生态圈。冷链马甲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冷链物流平台在冷链马甲电子展示屏前,调研组详细听取了冷链马甲的模式和发展情况。冷链马甲以冷链仓储能力、冷链运配能力和冷链产品为主要交易标的,应用物联网、车联网、库联网等技术,实现物流活动数据化,促进货源、车源和物流服务高效匹配,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平台为活跃用户节约物流成本10%以上。随后,工作人员打开冷链马甲车联网系统,曹维新一行通过屏幕看到了在线车辆的温度、打开门次数、所在位置及运行状态等动态的信息。园区基地平台化,推动生鲜食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鲜易公司在大中原建设了5个加工制造业基地。随着互联网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公司推到围墙,通过新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将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升级为生产流通服务基地,链接鲜易网、冷链马甲、云仓网、城配网、运输网等资源,将基地升级为园区、平台,开发园区资源,为生鲜供应链的创客群提供创业场地、设备、物流、技术、标准、金融、检测等服务,实现资源的集约与高效,降低食品安全、环保安全、生产安全等风险,推动食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高端资源要素市场化运作,平台+杠杆,打开资源配置新通道在加工制造业的发展阶段,作为食品行业,鲜易公司十分之一是品控技术人员,是企业很大的成本,现在企业把品控、研发、标准等人员组成一个新的公司,将20多年沉淀的食品安全技术、标准等资源,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认证实验室等内部资源外置化,链接国内外标准、技术等资源,一部分给企业自己服务,一部分是给行业服务,输出管理、标准等,为客户提供全流程技术资源、食品安全解决方案等一站式服务。公司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覆盖全产业链。在农牧供应链环节,公司基于线上交易数据,为养殖场、经纪人提供猪易贷、养殖易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在产品供应链环节,为经销商、批发商、商超提供小额贷款、融资、360易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在温控供应链环节,为供应商、采购商和货主提供质押易贷、采购易贷、返利易贷等金融产品服务。在调研过程中,曹维新一行还了解了公司的产品升级、食品安全管控、国际贸易、云仓网、城配网、360平台等情况,并询问了公司360平台在全国推动情况。